做不一样的电商老板
我突然发现,我当下增长困境源头,都是来自于我想转型,想从电商的一线,退居到幕后。
为什么我之前笃定认为,我一定要退居幕后呢?
从逻辑上思考很简单,我明白,我如果在一线,那我只能做好一个店铺,因为精力有限.
所以,想要做好更多的店铺,我就必须退居幕后,让团队成长起来。
也就是说,我退居幕后的目的,是想从单线作业成长到多线并行,甚至有机会同时做起来几个店铺,甚至几个电商品牌。
从我去游学的电商企业案例上看,我也发现了,公司规模越大的老板,越是不管具体的事情,更多的精力,放在“人”身上,去找厉害的人和思考组织架构。
所以,我这两年就笃定的想转型。从关注事,到关注人。从单线作业,到多线并行。
但是转型这几年不成功,不成功的原因:
第一,我真的不爱和人沟通,这么多年,在公司几乎没怎么花时间在和人沟通上,连招聘的沟通我都很抗拒。
但是那些关注人的老板,大部分时间花在招聘和沟通上,这个是区别。
就好像我们之前说的深圳无货源的老板,几乎不懂电商,但是主要精力都花在招聘会选款的人身上。
这是为什么,很多公司都在学习这个深圳无货源模式。
但凡把精力放在模式上,而不是放在招聘上,或者团队上的,都很难成功的原因。
第二,我不像别的公司纯粹的老板,我有两个身份,一个是老师,一个是老板。
实话实话,在过去的10年里,我在老师身份上的成绩,是超过在老板身份上的。
这个老师的身份,让我在公司的多线程并行时,还是会对每个项目都指指点点,好为人师。
所以,即使表面多线程了,本质还是我在主导。
尤其到最近,因为项目越来越多,甚至连单线都不是很好,所以我开始怀疑自己了。
这个怀疑,并不是梦想动摇了,而是对于实现梦想的路径,进行了重新思考。
我曾经假设过这种可能,就是我专注于单品,做一个类似可口可乐的极致单品的公司。
但是,转念一想也不对。
即使可口可乐公司,也有很多的产品,甚至子品牌,也是多线程并行。
所以,我脑子突然想到一种新的可能,就是我不转型了,不妨就做个不一样的老板。
我擅长在一线,擅长做老师,那我就继续在公司里冲到一线,在公司里也做老师。
多线程的作业方式,其他擅长研究人的老板,是退居幕后,不参与任何一条线的运行,从而让多线程并行,这没问题,但是不适合我。
适合我的方式是,我自己去领一条线,用自己在这条线里拿到的结果,给团队的小伙伴打样。
用实操过程整理出的经验,分享给其他线的负责人。
成为团队的老师,而不是老板。
就像当下很火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一样,他把更多精力,放在对外发声,成为一个精神符号就行,未必要成为那个幕后发号施令的决策者,也做的挺多。
而且,当我足够专注一条线的时候,也就没有精力和时间,去指点别的线了。
这样既能保证主线的盈利,又能用另外一种方式,实现多线程并行的结果。
当然,我这个周的贾真电商周记,也并不是让你走我这条路,因为适合我的,也未必适合你。
如果你本身就是个关注人的老板,那么继续加强,可以不管具体的事情。
但是,如果你也是个业务尖兵型,“关注事”的老板,也和我一样有类似的转型想法,不妨先停下来向内求,我们确实要实现多线程作业,才能做出个伟大的公司。
但是,到达多线程的目的地,并不是只有一条路。
别人走出来的路,如果不适合你,那么你就独辟蹊径,找到一条不一样的路,做一个不一样的电商老板。
(注:本篇周记于11月13日更新给108将会员,第一时间收看贾真电商周记联系下方微信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