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商终极模式

2025-11-07 09:38:19 贾真 2

中国电商的终极形态就是日本的711超市这种模式,前置仓加算法。在算法没有完善之前,这种模式是行不通的。

原因就是电商的一个核心价值就是 “多”,如果设置前置仓,在一个小区周边布置一个前置仓,到底要储备多少品种的货呢?

把整个淘宝的货都搬到这个前置仓,其实是不现实的,这样会带来大量的浪费和极低的坪效、极低的效率。

但是 711 超市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。它每个超市的面积都不大,我查了下数据,它一个月的销售额可以做到30万人民币,说明它的坪效极高。

它坪效极高源于711超市的算法,它根据算法把用户高频购买的产品放到店铺里,筛除低频购买的产品。

因为店面小,就必须要有所取舍,而要有所取舍,就必须通过算法算出哪些产品是这个区域需要的。

而且不同地区、不同小区,比如景区周围、住宅周围、商业圈周围,711 超市的产品是不一样的。

这种不一样就来自于它的个性化算法,根据商圈的个性化来匹配供应链。

所以它可以用极小的面积,储备这个区域用户需要的80%的货品,舍弃那些20%不高频购买的产品。

这样前置仓只需要很小的面积,就能承担原来全品类的60%- 80%的销售额,实现了前置仓加算法的一个集合。

这个未来趋势对我们这些卖家有什么启示呢?

接下来前置仓的核心就是坪效,我们之前商家的核心是追求人效,即一个人一个月能给公司带来多少利润。

但是一旦前置仓开始铺货,淘宝通过算法给每个前置仓备货,要求商家备哪些货,这些备货产品一定是经过坪效筛选的,就是看一个产品一个月占这么大的面积,能给这个前置仓带来多少效益。

这就要求我们在追求效益时,学习711开品的方法。

711在开品时一定围绕着用户日常的高频动作,比如它发现小区周围用户最高频的动作就是围绕一日三餐,早餐需要什么,午餐需要什么,下午茶需要什么,晚餐和宵夜需要什么。

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品的时候,不再单纯围绕着用户的需求,而是围绕用户的时间和用户的频次。

一旦你能开发出高频次用户购买的产品,用高频去打低频,你的坪效就会更高。

那么在未来电商前置仓加算法布局,你的产品就更容易战胜其他商品,进入这个前置仓模式,才能赢得这场电商终极之战的胜利。

每日思考精华回顾

电商平台的终局结果,是类似日本711的模式:前置仓+算法。

让算法分析出每个前置仓周边,日常购买产品的高频产品,用“坪效”的思维去做取舍,最后用最小的前置仓解决80%的零售需求。

这样的电商形态其实就是“即时零售”,不管是效率,频率,还是利润率,用户体验都高于现在的电商模式。

电商卖家的终局思维,就是围绕平台的终局前置仓+算法,去学习711超市的方向开品。

不仅要考虑用户需求,还要考虑这个需求开的品,能不能在前置仓“坪效”上打败别的商家,这样你才有机会进入全国各地的前置仓。


最新贾真课程
微信号:jiazhen12138
扫码获取最新内容


加入108将
免费课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