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go越小,胜率越高

2024-12-09 11:22:20 贾真 18

张一鸣在有一次采访里说:

“很多问题,都和ego大小有关,ego会拦住自己的很多视线,因为偏好,错过机会,错过人才”

看这个视频的时候我并不知道,什么是ego。然后去百度了下,才知道是“自我意识”。

当时搜完,感觉挺牛的,但是不知道有什么用。

直到遇到今天发生的事情,我才深刻的感受到这句话的价值。


事情是这样的,我们一个项目做线香沉香,在大量上新的过程中,测试出试香装的产品,加购和成交表现都不错。

真正的天然沉香线香,都是按克卖的,比较贵。在天猫上卖几百上千块的东西,还可以。

但是如果这个单价在抖音推广,就有点吃力。因为抖音是兴趣电商,不能太高的决策成本

但是如果测出试香装的品,我们就可以用真正天然的线香,每样就几根,做成新手试香装,价格降到100以内,来通过短视频带货的方式去抖音教育市场,甚至有机会带起品牌。


洞察到这点之后,我就赶紧群里@这个项目合伙人,去找所有试香装的包材和产品,看看这种试香装用什么方式展示,能够加购和转化更好。

他在群里回复说:

“我去找一下和我们现在简装试香装,类似的包装。”

我说:

“简装和礼盒装都可以,你不要有自己的判断,只要是试香的都行。”

回完这句话,我突然就又想起张一鸣的这个视频,ego会拦住自己的很多视线。

如果他按照自己的判断,去选了一部分试香的产品,有可能某个品很好,但是他没看上,就错失了一个爆品的机会。

这也让我想起来,最近几个月我一直在研究的无货源模式,本质也是在选品的核心动作上,弱化自己的ego,来提高上品的量。


当然,任何事情都不能走极端,要追求平衡。

如果你上架,或者测试一个产品的成本极高,那还是要有自己的ego在里面。

但是,如果你上架测试产品的成本,可以很低,比如“无货源模式”,那么你就可以弱化自己的ego,快速的测试很多品,胜率就会更高。


所以,我就突然想到两个点:

1.大部分的老板和电商卖家包括我自己,不断的积累小成功的过程,同步也在不断的增强ego(自我意识),变得越来越自我,然后业绩就开始盛极而衰,走下坡路。

2.市面上几乎所有商业培训,都在强调自我判断。

比如选什么品,做什么动作,包括所谓的sop流程,都是加强ego的过程,接下来就很难拥抱变化。

那加强ego的反面,是不是丢掉自我,就是最好的博弈策略呢?

并不是。

因为完全丢掉自我,就失去你生命的意义了。

前几天有粉丝和我说,特别羡慕我的,不是我在电商的专业知识,而是我的激情。做电商十几年了,如今谈起电商,眼睛里仍然还有光。

这些激情的背后,就应该是我很早就找到了ego(自我)。


所以,我在想,最好的策略是三步走:

1.在趋势和方向决策上,要先建立ego(自我),比如我要做老龄化品牌,要做沉香。

2.在产品层面,弱化ego(自我),多尝试不同的产品,尽量弱化个人喜好。

3.在执行层面,找到那个低试错成本模式,因为弱化ego,意味着要测的产品变多。


在这里,其实我还考虑到一个问题:

弱化ego(自我),和找基因匹配的人选款,这两者是否冲突?

毕竟基因匹配,让热爱发光,就是用到他的自我。

但我很快想明白了,不冲突。

原因就类似于,你让设计师多上款一个道理,大部分设计师出身的老板,每月都上不了多少款,因为有ego。

但实际上,你如果让这个有ego的设计师,弱化ego的结果,就是她上款的量会大幅度增加。

这时候概率和数量就平衡了,反而比一味追求高概率,拿到的结果会更好。


好了,我们今天的贾真周记,电商老板的每周思考,就分享这么多。

总结一下:

第一就是要活出自我,你没有自我,完全变成别人,就算成功了,你的人生也没意义,你的眼睛里也不会有光。

第二就是,在产品和执行层面,要尽量的弱化自我,这样才不会拦住很多的机会和人才。

最后就是,找到类似于“无货源模式”这种,能够大幅度降低你试错成本的运营模式,这样才支撑你达成“ego越小,胜率越高“的结果。



加入108将
免费课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