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商盈利核心:人效和品效
近20年的电商生涯,看到 n 多个电商企业的起起伏伏,发现亏钱基本都亏在货上。
所以几年前我有一个新的认知,只要做电商不碰货,就不可能亏钱。
所以前几年我的电商模式基本上都是供应链合作,供应链负责货的部分,我只负责销售的部分,心想这样做就永远不可能亏损。
但去年我的电商公司亏损还是挺多的,我才发现,不仅做电商货可能会亏钱,人也可能亏钱。
当你运营的人效,即他赚的利润不足以支付他的工资的时候,你就亏钱。
而且当你项目起伏的时候,人的成本比货的成本更多一点。
我今年明白一个事情,做电商核心要解决两个事情:
第一个是解决货的效率,让货不帮你亏钱。
第二个就是解决人的效率,让每个人都帮你赚钱。
当货也能帮你赚钱,人也能帮你赚钱的时候,你就能赚钱。
我看n多个模式,基本上都围绕这两个方面去做。
现在很多采用人海战术的电商公司,就是拼命地去降低人的成本,来追求人的效率。
可能一个人一个月帮公司赚不了多少钱,但是只要人数足够多,不停做加法,就能赚够足够多的钱。
我发现这些采用人海战术的公司基本都在小城市,因为只有小城市才能把人的成本降到最低。
而我现在在追求的另外一个模式就是,我们想办法除了能够追求人的效率之外,还想去追求品的效率。
一个品一个月帮我赚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利润,这可能是另外一种情况。
当我们去追求极致的品效的时候,这时候对于人的成本要求就比较低。
所以我在思考一个问题,如果你是在下沉市场的电商公司,你可以考虑去追求人的效率,想办法降低人的成本,找一些确定性。
哪怕每一个人帮你赚的利润不够多,但是只要有足够多的人,就可以帮你实现相对大规模的利润。
但是这条路可能会有一个问题,随着用人成本越来越高,现在推行全民社保,抓得也比较严,所以人的成本肉眼可见地一定会逐渐上升。
所以我觉得电商可能要进入第二个阶段,就是在追求人的效率的同时去追求品的效率。
比如说,我们之前一个品一个月只帮你赚5万块钱,现在我们要追求一个月,一个品平均下来帮你赚50万甚至500万。
这时候你对于人的成本的要求就会大幅度降低,这才可能是符合接下来用人成本越来越高、人口越来越少的这个社会的共同现状。
而且当我们去追求品的效率的时候,当一个品一个月能够爆发出之前10倍甚至100倍的销售额和利润的时候,这时候即使你的人的成本更高,但是平均下来算,你的人效其实也不会低。
所以有两种实现人效跟品效的方法:
一个是想办法降低人的成本,这是过去式。
另外一个方法,想办法提升产品爆发的倍率,这就需要我们必须要去做全域电商。
每日思考精华回顾
美团滴滴的人效其实不高,美团每个骑手单月均利润6510元,美团赚佣金,骑手赚派送费。
滴滴每个司机月均贡献净利润1200元,但是这两个公司发展很快,原因是用人成本很低。
这就像小城市的电商公司,人海战术的前提是用人成本边际化。
而像苹果,特斯拉这些公司,用人成本极高,所以他们就没法走人海战术,只能靠提升品效来提升人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