营销思维:击中潜意识(贾真电商复盘4)
营销思维
“击中潜意识”
你好,欢迎收听贾真5分钟,我是贾真。
之前给大家分享了电商知识复盘的战略思维,运营思维,产品思维,今天给大家分享营销思维。
好的能做成品牌的产品,都具备一个共同特质“潜意识认知正确”: 产品击中了顾客的某个认知,这个认知是大众潜意识里认为正确。 耐克卖的不是鞋子,卖的是运动,运动是不是现代人绝对正确的认知? 钻石卖的不是珠宝,卖的是恒久远的爱情。 王老吉卖的也不是凉茶,卖的是“怕上火”的潜意识。 元气森林卖的是“怕长胖”的潜意识。 不管是运动,还是爱情,或者是怕上火,不能胖,这些都是当代人心中绝对正确潜意识。 为什么是认知正确,而不是正确认知呢? 因为,真相可能不是最重要的,只要用户潜意识认为正确就可以,人们只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。至于: 代糖就一定是健康的吗? 发财树就一定能让你发财吗? 爱情就一定要恒久远吗? 用户根本不在意。 潜意识认知正确 营销的第一步核心,是把你的产品,绑定用户绝对不会说错的认知,占领这个认知心智。 比如我做的是大容量水杯,我广告宣传丝毫不提水杯,只强调“多喝水,xx杯”。 多喝水是用户心智当中,绝对正确的,而当你的大容量水杯一旦和多喝水绑定一起,那么你的产品自然就成功了。 这种案例几乎比比皆是: 李宁加了两个字,中国李宁,就立刻崛起,就因为击中了潜意识当中爱国情怀。 皇家奶粉,你一听就高级,因为皇家,御用在潜意识中是高级的代名词。 吃核桃补脑子,只是因为核桃的样子,长的像大脑,击中了以形补形的认知正确。 当然,击中潜意识的方法,不仅仅有文案,也可以是全方位的:视觉,听觉,甚至是触觉,味觉等等,利用人类的所有感官。 尤其是电商产品,用户看不到摸不到实物,所以视觉上给人的潜意识暗示,就很重要。 我们整理的电商爆款案例库当中,夏天月销量几十万内裤链接,用户搜索词是内裤冰丝,而点击率最高主图,选用的就是清凉颜色的主图和背景,做到视觉上的凉。 很多产品做高端定位,尤其在没有绝对头部品牌的行业,那用户判断你是不是高端的,就是看你视觉展示的是否足够高端。 我在研究小红书的时候,发现一个非常厉害的账号:悦恩oni。 她的定位是韩系穿搭,她的每个笔记衣服选韩系,背景装修风格韩系,每个视频配的bgm音乐,也都是韩国歌曲。 所以我基本上判断一个产品,未来可不可能成为品牌,主要方法是拨开产品去看这个产品,能够击中用户的哪种潜意识。 这个潜意识越是大众普遍的认知正确,这个产品就越容易成功。 这个认知赛道越重要,这个品牌能做的规模也就越大。 农夫山泉,击中天然矿泉水的心智。民以食为天,水更是生命之源。 这个认知占领的赛道足够大,所以农夫山泉的老板,虽然只是“大自然的搬运工”,却能成为中国首富。 认知曝光渠道 当你能够找到产品背后的用户心智,并且找到一句话,能够击中用户的潜意识认知正确。 接下来,就要思考的是:在什么渠道曝光我的产品,在什么时间做什么样的内容去曝光。 我们前面说,做产品的思维,不是研究产品,而是研究顾客需求,核心点是不能自嗨。 研究营销渠道,本质也不是去看渠道本身,而是去研究行为,用户整个购物过程。 渠道运营,用最通俗的大白话说,就是我的精准顾客出现在哪里,我就把产品或者广告放哪里。 我曾经把用户购物行为,分成了6个阶段: 1.需求阶段: 产生某种需求焦虑,她可能知道(显性需求),也可能不知道(隐形需求)。 2.认知阶段: 知道了有某个产品,能解决她的焦虑(种草),她看到了也有兴趣(信任)。 3.博弈阶段: 在纠结值不值得买,如果她认为值这个钱(价值大于价格),就会考虑购买。 4.购买阶段:什么渠道,什么时间买,要不能等促销,这时候她纠结的问题。 5.体验阶段: 收货使用体验怎么,是复购+推荐呢,还是退货+吐槽? 6.传播阶段: 用户为什么会自发传播,怎么引导出用户的自发传播? 我们之前有个108将师兄,把这6个阶段,给简化成更好理解的三个阶段: 1.上钩: 感知到需求,并且知道有你这个产品能解决需求焦虑。 2.上头: 喜欢上你的产品,想买了。 3.上瘾: 体验过产品后,更喜欢了,不仅复购,还推荐给身边人。 知道这些,对于渠道运营有什么帮助呢? 我之前看一个明星经纪人课程,说到运营明星ip不是漫无目的的推到各个渠道,而是选择和这个明星性格匹配的渠道。 她举例子罗志祥在微博就一般,但到抖音就很适合。 因为罗本身是逗比属性,和抖音渠道匹配,而微博相对比较严肃。 同样道理,在选择产品推广渠道的时候,首先判断你现在的产品,处于用户购物过程的哪个阶段。 在这个阶段,是应该贩卖焦虑,还是承诺解决问题,然后选择对应阶段最适合的渠道和运营思路。 能够解决贩卖焦虑的渠道,是推荐系,比如: 小红书,抖音,推荐流量。 能够承接解决方案流量的渠道,是搜索系,比如: 淘宝搜索,pdd搜索,京东搜索等等。 举例说明,你的产品是可口可乐,这个产品已经在成熟期了,就不用你去制造需求,解决认知了。 直接就在购买阶段发力就好,让用户想买的时候,就能看到你,买你的。 但是创新型的单品,比如我的电商人专用鼠标垫,就必须在认知阶段发力,贩卖焦虑。 告诉你没有这套知识体系,你就做不好电商,做推荐渠道的曝光和运营。 复购率特别高的产品,我们就应该发力在极致用户体验上,争取更高的复购率和转介绍率。 正确的方向+不自嗨的产品+击中潜意识认知正确+合适的推广渠道,基本上一个爆款就呼之欲出。 而随着产品越来越热销,你会发现整个社会的资源都在向你倾斜,需要你去对接的事情太多。 这时候单枪匹马,就很难支撑这个爆款的品牌之路。 接下来就需要个人转型:从冲锋陷阵的兵王,转型成为带兵打仗的将军了。 下一篇,我会和大家分享一下,同时经营几个不同方向的公司,我是怎么管理项目和团队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