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么判断别人的分享,有没有价值? -「贾真108将」电商黄埔军校

2020-09-28 15:51:18 贾真 426

你好,欢迎收听贾真5分钟,我是贾真,今天我这个内容,会给所有准备分享的师兄听,也会用来警示我自己,提供真正有价值的知识。


听课学习,怎么判断这个老师的分享有没有价值?


可以用“循证医学理论”。


最不可信的,第一层级分享,是“个人经验分享”。


常见的说辞,就是从我爷爷开始,就是这么做的,你爷爷这么做,和这么做对不对,有绝对的关系吗?


稍微好点的,第二层级分享,进行“案例复盘”。


做之前是什么数据,操作之后是什么数据,然后得出结论,怎么操作才能做出爆款。


但是案例复盘,也有问题啊,你怎么知道这个案例的成功,是因为做了 a 操作,可能你没有留意的 b 操作,反而才是这个链接成功的核心。


所以再高级一点,第三层级分享,可以加上“对照组”。


用同样的方法,同时操作两个新品链接:


a 产品我不这样操作,它流量没起来,b 产品我这么操作了,它就起来了。


所以得出结论,这个操作方法,是新品起权重的关键。


说实话,到第三层级,就已经很牛叉了,但是还有漏洞,可不可能就单纯因为 b 产品本身就好,你做不做这个操作,链接都能起来?


第四层级的分享,就是进行“同品跨店实验”。


不同的店铺,同一个产品,不同的操作,如果做了这个操作的产品,能起来,没做的起不来,那就能得出结论,这个操作方法有效果。


但还不够,还有一种可能,是店铺不同对结果的干扰,a店铺是1层级,流量本身就少,b 店铺5层级,流量大,所以b店铺产品起来,可能是因为受益于店铺。


再或者是,受到淘宝同人店铺规则的影响,导致a店铺的产品起不来。


那怎么办呢?


最高层级的分享,叫“荟萃分析”。


要有大数据样本支持,我让100个店的100个单品,都做了这样的操作,最后80%的产品,流量能起来到多少,所以得出结论:这个做法有效。


可能到这里,很多人会提出质疑,你怎么可能同时有这么多的店铺案例让你测试?


还真有!


我现在带着200多个 c 店在做手机壳产品,大家同步操作,关注数据结果,我相信三个月以后,不管我们能不能成功,这本身就是一次花多少钱都换不来的学习过程,因为我们相信,实战岀真知!


最后做个总结,从医学上来看,分享的内容是否有价值,分成5个层级:


▶ 第一层级,就是单纯的个人经验分享,是否有效,他自己都没验证过。


▶ 第二层级,是案例复盘,前后数据对比,拉一个产品的成长过程数据。


▶ 第三层级,是对照实验,把同店铺两个产品的数据,做对比和对照。


▶ 第四层级,是跨店对照,同一个产品,不同店铺操作,看数据反馈。


▶ 第五层级,是荟萃分析,整理大量做了和没做这个操作的链接数据,汇总分析。


当然,我必须承认,包括我自己的很多的知识,也都是停留在案例复盘,或者经验分享这个纬度。


但是,当我们明白自己的知识还是低层级的时候,就会有“敬畏心”,知道了自己做了一个成功案例,或者这个经验听起来再有道理,也不一定是真的有价值,然后支撑着自己,小心翼翼的去往更高层级的方向,去尽量的靠近真相。


额外分享一点,就是大家知道科学届有个鄙视链,数学>物理学>化学>生物学>心理学>经济学。


为什么是这样呢?


大致是因为,用数学的公式,来验证物理推论,用物理的定理,来进行化学实验,用化学的反应来解释生物特征,用生物特征来论证心理活动,用心理的变化来解释经济学。


当未来一切,都能用数学解释,都能变成一个公式的时候,人类就变成了上帝。


通过这个,我想说的是,我们电商实战的目的,不是为了实战而实战,而是为了“真知”。


我们做所有实战案例的源头,都是因为有了某个猜想,而不管对照实验,还是荟萃分析,都是为了验证这个猜想是否正确,一旦猜想被验证了,这个猜想就变成了“真知”。


电商圈的人,都喜欢看别人的实操分享,鄙视链是实操大于理论,其实实操本身价值有限,因为有局限性。


但是能从实操里得出关于底层逻辑“猜想”,并且用新案例证明这个底层逻辑,最后得出来这个“底层逻辑理论”,才是真正的干货。


好了,我今天的分享就这么多,我的内容不一定是对的,希望用贾真的知识,唤醒你的智慧。


为了拿更多的时间去实战,提供更有价值的内容,团队的小伙伴建议我贾真5分钟,每周只更新一期就好,所以最后定在每周三更新。


加入108将
免费课程